完美体育(国家认证)官方网站

解密水下世界 传播蓝色文明:走进“水下考古在中国 ”专题陈列_完美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收藏本站|联系我们 完美体育管理有限公司-餐饮创业培训领导者,数十年专注餐饮技术与食品研发!
完美体育管理有限公司

热门课程

培训项目

13652566902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

媒体报道

您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解密水下世界 传播蓝色文明:走进“水下考古在中国 ”专题陈列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5-04-22 来源:网络

  2014年10月16日,首个全完美体育网站app面、系统展示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与主要成就的展览——“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对外开放。

  2024年10月16日,经过国家层面再次把关、全国专家多轮论证、各大机构鼎力支持,历经两年改造提升的“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2.0版重新对外开放。

  改造提升后的展览,在选题立意上更强调微观(事业发展)与宏观(国家进步)呼应,在内容框架上更强调具象(考古成果)与抽象(蓝色文明)结合,在形式设计上更强调常规(传统手段)与创新(新兴技术)融通,在活动拓展上更强调专业(文博业界)与公众(社会各界)共享,置于历史与时代、国内与国际、业界与社会的大背景、大框架、大网络中,深受各方好评,取得良好效果。

  20世纪80年代中期,水下考古在中国兴起。近40年来,中国水下考古由无到有,由弱转强,逐步建立了“国家主导,部门协作,地方参与”的基本格局,走过了“从内水到大洋、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从国内到国际”的辉煌历程,取得了世人瞩目、世界关注的非凡成就。与之相较,涉及水下考古的陈列展览虽也时有推出,但多为阶段性、区域性成果展或单一项目成果展,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展示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的专题展览。

  在此背景下,2014年,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1.0版)。2024年,该陈列展览实施改造提升后推出的2.0版,仍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个全面、系统展示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及其主要成就的专题展览。展览秉持“既是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史展,也是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史展”理念,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较之以前都有了显著改观和质的嬗变,为社会各界打开了一扇更好“了解水下考古知识、阐释水下文化遗产、传播中华蓝色文明”的重要窗口,为中外游客奉上了一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从1.0版到2.0版,“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文本内容和框架结构都经过了国家层面的把关认可和全国专家的多轮论证,也经受了10多年时间和500多万观众的考验,专业性毋庸置疑。

  1.0版陈列,因为当时中国水下考古发展时日尚短,因此采用了“分块”叙事方式,从“机构与队伍”“技术与方法”“调查与发掘”“保护与交流”“规划与展望”五个块面进行铺陈。

  2.0版陈列,转为采取“分段”叙事方式,科学梳理了中国水下考古起步、初兴、跨越的历史脉络,适时增加了 2014年以来的新成果与新进展。展览分为“寻梦”“筑基”“蝶变”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寻梦”,主要讲述1987年以前世界水下考古的发展和中国水下考古的发轫;第二部分“筑基”,主要讲述1987年至2009年间中国水下考古的初步兴起;第三部分“蝶变”,主要讲述2009年以来中国水下考古走向远海、走进深海、走出国门的跨越发展。

  展览以中国水下考古发展历程为轴线,以水下考古学科建设和历年研究成果为基础,聚焦法制建设、机构建制、人才培养等重大事件及“南海Ⅰ号”、甲午沉舰、深海考古、境外考古等重大项目,见人见事见物见景,全方位、多角度阐释中国水下考古的蓬勃发展,让幽深的水下世界和神秘的水下考古变得鲜活生动、可触可感。

  展出文物计413件(组),主要包括沉船、陶瓷器、紫砂、金属器、玻璃器、中外钱币、机械仪器等,重要展品皆来自全国各大水下考古项目,观赏性好,说服力强。辅助展品围绕主题,适度使用,合理设置,与文物展品有机组合,主次分明,交互友好。

  2.0版专题陈列,对展览场地实施了全面改造、彻底更新,形式设计上则结合近年流行趋势进行迭代升级、推陈出新。

  整体空间设计上,在遵循现有建筑语言的前提下,将陈列设计与建筑元素有机融合,展线有效避免迂回和交叉,展项符合人体工程学。代表着水的曲线与象征着科学严谨的几何图形(展墙、展柜、天花拼装等)在展厅中交织融通,通过色彩、材质和透视原理,营造大气、静谧的氛围。展厅内通过航船舷窗,将沉船修复室日常工作场景有机纳入展陈空间,同时用观影休息区连接展厅与沉船修复室,二者相对独立又融合一体,观众既可随时观看沉船修复室,亦可实地参观沉船修复场景,从而打造出深度沉浸式、全景互动式的观展体验。

  整体艺术表现上,以蓝色作为主色调,通过由浅蓝到深蓝的渐变,展现中国水下考古事业从浅水走向大洋、从国内走向国际的辉煌历程。同时,充分转化水下考古象征符号,以代表性的沉船、瓷器、海水作为主设计元素,并将“水下考古探方”这一元素贯穿视觉传达始终,在合理的空间布局中,巧妙运用木质展台、金属展架、玻璃展墙和专业的灯光设计,营造出幽深海底和水下考古的神秘氛围。展板设计层级与体量对等、内容与形式一致,兼具阅读性和艺术感;语言风格统一、凝练雅致、中英对照,有效实现信息传达。

  局部展陈设计上,提炼升华沉船、瓷器、港口等经典元素,用更具线条感的矩形、点位进行设计处理;创新构建“物件剧场”,将展柜中的文物与瓷片、沙石、水藻等搭建的艺术小景有机组合,同时设置水下考古剖面互动体验装置,运用动态模型、主题雕塑、微视场景、考古影片、互动游戏等多元手段,让深奥的水下考古得到科技化、情景化、趣味化、具象化呈现,从而寓教于乐、雅俗共赏。

  “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1.0版开幕以来,已开展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研讨和宣传推广活动,出版了专题图录等诸多学术成果;2.0版开展前后,围绕展览延伸拓展的各类活动同样精彩纷呈。

  2024年5月18日,全国首个聚焦水下考古的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深水秘境,探源启新”2024水下考古暨海洋文明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大赛面向全球征集文化创意设计方案,共收到国内外百余所高校学生提交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案738件。10月16日,大赛优秀作品展同步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阳光大厅推出。

  2024年10月16日,中国博物馆协会航海博物馆专委会2024年会暨“涉海类博物馆的新使命和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波拉开帷幕,来自中国博物馆协会和全国50余家单位的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并共同见证了“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的重新对外开放。

  2024年10月27日,全国首部以“小白礁Ⅰ号”水下考古为背景的青少年科幻小说《深海星辰》在第九届浙江书展上举行新书发布会,并入选《文艺报》新书推介及同年12月“浙版好书榜”。

  2024年11月16日,第三届水下考古宁波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港通天下”港口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开幕。来自国家文物局以及全国10余个省区市的8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共同见证了“水下考古在中国”专题陈列的正式焕新亮相。

  2024年12月27日,“水下24米——‘小白礁I号’的故事”主题微展首展走进北仑岷山学校,“礁下寻光·童梦星程——岷山学校学生美育成果展”和《“小白礁I号”奇遇记——历史的呼唤》情景剧同步展演。2025年1月11日,“礁下寻光·童梦星程”展在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展出,嗣后还将进行巡展、巡演。

  专家讲座、公众考古、观众调查、文创研发……其他各项配套活动同样精彩不断,深受欢迎。展览本身及其延伸宣传推广活动,持续受到全国、地方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关注,影响广泛。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作者投递至本社社属平台的稿件,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视为作者承诺其享有相应著作权。如发布后有侵权行为,后果由作者本人承担。

  中国完美体育网站app文物报社1989年于北京组建,是国家文物局主管的中央文化企业(司局级),全国文物行业唯一具备新闻资质的媒体单位。作为文物宣传工作的主力军,承担着文物舆论引导、新闻宣传、成果展示、知识普及和文化传播等职责。主要负责《中国文物报》编辑出版,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国家文物局”微信公众号运维管理,中国文物报社所属网站及新媒体的运维拓展等工作。

解密水下世界 传播蓝色文明:走进“水下考古在中国 ”专题陈列(图1)

  本文来自【中国文物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热门
课程
基础
早餐
特色
早餐
卤菜
基础
烧烤
基础
特色
小吃
区域
特色
特色
面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