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2566902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07-23 来源:网络
(记者 陶媛)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强调,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高效协同,更加注重产业更新,更加注重人海和谐,更加注重合作共赢。
今年是国务院确立中国航海日20周年。7月11日,2025年中国航海日主论坛暨航海日活动启动仪式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举行,中外航海界代表共聚一堂,迎接第21个中国航海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航海 向新图强”。
“如今,中国航海事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船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世界级港口群,国际海运量占全球三分之一,海洋经济总量持续攀升,为全球经贸持续稳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部长,航海日活动组委会主任刘伟表示,中国交通运输部始终高度重视航海事业发展,以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目标为统领,深入推进现代航运体系建设,不断强化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海上互联互通,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实支撑,为促进全球贸易畅通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深化运输结构优化调整,加速航运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大力发展绿色港航基础设施,建立完善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体系,全面推动航运业绿色转型,切实守护碧水蓝天。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也是全球航运业发展的普遍共识。”交通运输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付绪银介绍,加快推动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有力有序发展绿色低碳船舶。航运业绿色转型的重点在于绿色低碳船舶发展,关键在于船用绿色燃料技术迭代应用。交通运输部将围绕“关键技术有突破、规范标准有体系、船舶更新有政策、安全监管有保障、应用推广有步骤”,科学统筹绿色低碳船舶发展路径,大力支持绿色低碳船舶应用推广,着力做到强化技术创新引领、强化技术标准引导、强化应用场景驱动。二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充分发挥港口作为综合交通运输主枢纽的作用,聚焦建设一流绿色港口目标,加快构建港口绿色燃料供应体系、港口绿色用能体系、港口绿色集疏运体系。三是务实推动全球航运绿色合作。绿色发展是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唯有携手共进方能破浪前行。我国要围绕全球航运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深化绿色规则合作、深化绿色标准合作、深化绿色项目合作。
数据显示,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水运绿色优势进一步发挥,航运业绿色发展的根基日益坚实。2024年,水路货运量达到98.1亿吨,是10年前的1.64倍;水路货物周转量达到14万亿吨公里,同比上一年增长8.8%,在货物总周转量中的占比达到55.6%。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加速推进,上海港等主要港口成功实现船舶新能源清洁能源加注业务落地运营,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港内作业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全国主要港口5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覆盖率已超90%,国际干线集装箱船和邮轮靠港已常态化使用岸电。
“20多年前,国际社会就首次通过了提高船舶能效的强制性措施,之后又陆续采取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国际海事组织秘书长阿塞尼奥·多明格斯介绍,IMO设立了“2050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IMO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已批准进一步措施的框架。今年10月,将迈出关键一步——正式通过IMO的净零框架。该框架将包括新的全球燃料标准以及首个针对船舶温室气体排放的定价机制。
航运业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联合国亚太经社理事会交通运输司司长任为民认为,目前全球已有62个活跃的绿色航运走廊项目。2023年新造船订单中,有50%设计为使用替代燃料。同时,绿色航运发展面临着投资量大、绿色船舶和燃料前景不明等挑战。他呼吁,各方应共同应对全球供应链中断和海上交通瓶颈问题,为绿色航运创造有利条件。国际组织应利用其召集能力,增加航运脱碳的确定性,并为知识和经验分享提供平台。
为此,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以绿色技术为手段,打造可持续新生态。聚焦绿色航运、绿色能源、绿色船舶、绿色产业,推动航运业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发展。同时,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朱碧新介绍:“一方面,以数字技术为依托,塑造供应链新模式。搭建“端到端”的全球供应链数字化运营平台,目前已推出238款供应链产品。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为引领,构建航运业新平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场景融入航运主业,启动80余个典型人工智能场景建设,构建全员可用的DeepSeek全尺寸智能应用,推出航运业垂类大模型Hi-Dolphin。”
此外,中远海运也将港航数智化能力深扎海南,中远海运所属海南港航运营的海南洋浦港近年来不仅在航线网络、货物吞吐量上有显著提升,同时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应用,持续提高操作效率和数智化水平,推进智慧港口建设。海南港航研发的“琼州海峡轮渡管家”,推动琼州海峡“两岸六港”的客滚轮渡线上预约购票系统的统一建设,创新实现了“一站式”旅客过海服务体验。
“中国航运业正处在从大到强、迈向世界一流的关键时期。”中国港口协会会长顾金山认为,未来的港口不仅是物流枢纽,更应是信息枢纽、技术枢纽、能源枢纽;港口需从传统物理节点,向“物流+数字”“物流+智能”“物流+低碳”的复合型枢纽转变。他建议,港口企业应共同制定数据共享标准,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数据接口标准和共享协议;合作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船舶动态、货物追踪、港口作业、通关查验等关键信息的有限、有序共享;合力打造“数字港航”生态,推动港口、航运、货主、货代、陆运、铁路、海关等物流链各节点实现“聚点成链,组链成网,无缝衔接”,提升供应链全程可视化水平和协同效率。
近年来,我国水工和装备技术抓住发展契机,在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水运交通控制体系正从单体控制向网联控制转变、从局部水域控制向广域协同控制转变、从事故被动响应向全过程主动控制转变。”水路交通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教授严新平说道。
作为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我国80%以上沿海大型港口、港机装备连续27年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表示,他们围绕“四全四大领域”(全交通、全城市、全水、全数字,大海外、大装备、大产业、大融合)发力,打造智慧港航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企业,为我国航运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中交力量。
内河航运的技术突破同样为我国航运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我国升船机多位于高山峡谷河段和高坝上,面临水流条件复杂、提升高度高、船舶吨位重等技术挑战。经过数十年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我国已实现大型高扬程升船机关键技术重大突破、自主可控,核心装备国产化。”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钮新强介绍,长江三峡升船机、金沙江向家坝升船机、乌江构皮滩升船机、嘉陵江亭子口升船机等代表性工程,为畅通内河航运、提高航道等级、促进水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全球航运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要顺应世界大势,推进全球合作,让航运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刘伟表示,下一步,要乘势而上,打造绿色航运新生态。加快完善绿色航运政策体系,健全碳排放监测核算标准,推进新型动力技术装备研发,完善绿色能源加注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规模化应用,推动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建设,促进全球航运减排。要开拓进取,激活创新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和发展航运领域新质生产力,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物联网、5G、北斗等新技术应用场景,以推动航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着力点,统筹发展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船舶,突出数据互联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水平。要开放共享,谱写合作共赢新篇章。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加强国际航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航线布局,深化国际规则对接,维护国际航运公平公正秩序,共同推动航运业健康发展,保障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7月21日发布的第五十六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越来越多群体共享数字发展成果。
“对承担国家、北京市6G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企业,给予1:1配套、最高3000万元资金支持。”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国家肉牛改良中心主任昝林森团队联合相关科技企业,成功研发“中国黄牛1号”50K育种芯片并正式对外发布。
由中铁二院勘察设计的中老铁路开通运营三年多来,发送旅客超5000万人次,货运量突破6000万吨,客货运输实现量效双增。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重要战略举措,它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过程与成矿预测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赵来时介绍,钕黄河矿是黄河矿的富钕端元矿物,隶属于稀土碳酸盐矿物家族,具有独特的钕元素富集特征。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超导”,可能会觉得陌生。简单说,超导就是某些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
雨又下了一夜,太阳终于爬上了大娄山。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种粮大户王建全望着绿油油的稻田却犯了愁:“雨水多,禾苗长得快,可田里的稻飞虱太多了,恼火呦!”
近期,由我国牵头制定的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纳米制造—产品规格—第5—3部分:纳米储能—空白详细规范:锂离子电池纳米硅基负极材料》(IEC TS 62565-5-3:2025)正式发布。
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量子点光转换膜系列国际标准《纳米制造—可靠性评价—第4—1部分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