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2566902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07-28 来源:网络
完美体育网站app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上月底在天津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计划打造成为一个超大型消费大国。政治观察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英语环球节目中心记者高鹰石指出,中国国内市场的潜力远未得到充分发挥,刺激消费与中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计划高度契合。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在强调刺激内需、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的重要性。如今,在海外市场动荡、中国主要贸易伙伴指责其“生产过剩”和倾销,以及中国经济自身结构性问题日益累积的背景下,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国制造商之间价格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的消费表现不佳,尤其是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房地产市场危机期间收入停滞和消费者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由于银行贷款从房地产领域转向高科技产业,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20年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率。因此,中国避免了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面临的经济停滞,当时日本也面临着类似的挑战。中国做法的问题又与债务增长、新兴产业资本投资的高风险以及外部市场的不可预测性有关,而中国生产的很大一部分商品都销往国外市场。然而,强调发展国内消费并不意味着中国希望减少对出口的依赖。
“在202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将扩张国内需求放在了第一顺位,可见中央对国内消费的重视程度。但我不认为这意味要减少对外出口以降低对外依存度,相反,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出口地区的多元化,中国对东盟地区的出口近年来快速上升,仅2024年就增长了百分之九。我认为扩展国内消费更多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需要。中国居民部门的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不到40%,而大部分国家都在50%以上,日本55%,印度60%。这意味着国内市场仍未开发完全,仍有很大的空间。”
支持国内消费与中国工业政策的优先事项密切相关。高鹰石表示, 中国政府补贴消费的预算出自“两重两新”政策中的“两新”,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他指出:“为此,中央政府发行了超过3000亿的特别国债,数量是去年的一倍。补贴资金按照9∶1原则实行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地方政府也为此推出了配套政策,以放大促进消费的效果。该分摊比例也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
在国内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以旧换新已被证明是特别有效的手段。高鹰石表示,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指定了补贴商品类别,例如车载电话、汽车和家电,一方面满足了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也符合中国的战略重点(如绿色转型和发展高科技产业)。
“具体商品类别,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的灵活性,地方作为政策落地的实际执行者,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与商家合作开展促销。例如云南将家装消费品换新补贴扩展至瓷砖、木地板等10类产品,补贴比例为15%,地方同时也在政策落地上灵活调整:四川绵竹将补贴政策下沉农村,通过‘政府补贴+企业让利’模式在乡镇设立家电卖场,推动智能产品普及;重庆、广东等地建立‘政府指导+企业配套’联动机制,消费者可叠加国家补贴与电商平台优惠,部分家电品类实际补贴比例达售价的20%。”
增加国内消费,需要人口增长,这导致一些中国经济学家从社会政策的角度讨论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经济不平等、国家的社会责任、人口学和家庭政策等问题。
高鹰石表示:“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关键在改善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就认为,改变的关键在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社保、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应该推进城乡居民养老金改革,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养老金构建社会安全网。他建议可以考虑将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直接划拨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同样认为,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进一步促进经济,也赞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发放生育补贴。但他认为短期消费品补贴刺激的措施效果有限,当务之急在于重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他建议在‘十五’期间启动一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例如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这波新投资浪潮的旗舰项目。”
这种做法无疑会增加预算负担。然而,正如许多世界专家所认为的那样,解决老龄化社会的经济问题必然需要成倍增加政府补贴和直接支付给民众的资金。
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收入,增加穷人的收入,从而促进消费——在中国,服务业就业人口的比例明显低于许多其他国家,这些国家的积极工业化阶段已成为过去,包括美国、欧盟国家和俄罗斯。然而,未来中国在社会保障领域仍将面临重大改革。
高鹰石认为:“现代社会里,服务业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中国服务业就业占比已达49%,随着中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深,人口聚集度还会进一步提高,大城市人口增多,偏远地区人口减少,而在这种情况下服务消费所能创造的连锁价值要高于单独的商品消费。服务业不只是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领域,也是进城务工人员最容易落脚的行业。当他们进入城市从事餐饮、家政等服务工作,其获得收入往往高于务农。这也要求地方政府为他们落实应有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才能实质性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从而线年底,中国农民工总数接近3亿人,而家政服务业作为就业的重要领域,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000万从业人员,超过100万家企业,市场规模超过1.1万亿元(约合1538.3亿美元)。中央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同时也在逐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但超大型经济体不可能单靠服务业支撑。服务业与制造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非相互竞争——制造业升级会催生更多配套的服务业岗位,这些岗位又能进一步提振消费,形成良性循环。”
7月7日,中国商务部宣布了刺激服务业发展的计划,重点是让农村人口参与其中。该计划由商务部与其他八个政府部门联合发布,旨在增加家政服务供给、刺激消费需求、改善民生并稳定就业。计划中提出了14项具体措施,包括通过鼓励农村劳动力参与家政服务业来扩大农村就业、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技能水平,以及加强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高鹰石补充指出,此外,计划还规定将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为家政服务业农民工提供城市保障性住房,确保他们能平等获得基本公共服务,并支持他们尽快融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