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2566902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5-07-05 来源:网络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227元,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分别为5.1%、4.5%和5.8%,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32%、63.77%和83.39%。“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理念,使支付能力成为制约消费转型升级和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关键因素,在农村地区这一制约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
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消金公司”)以互联网为渠道、以数据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资信评估改善中低收入群体信用约束,增强信用支付能力,释放消费潜能,为城乡居民摆脱传统消费理念约束、实现消费转型升级提供金融服务。从纵向看,近年来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业务取得了较大发展;从横向看,与人民银行发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与消费贷款余额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占比仍然较小。消费金融缓解城乡居民消费约束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实践中,消费金融通过总量提升效应、品质升级效应和结构优化效应,促进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品质和结构优化升级(赵素芳和赵学军,2022)。消费金融服务以促进消费转型升级为引领,以满足中低收入客群消费需求为导向,已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助推器。根据消金公司审计报告(2024)及信息披露情况,本文选取部分消金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分析了消费金融助力消费转型升级取得的业绩成果,结合消费激励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消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参考建议。
为了能够较好反映消金行业的业务特征和发展状况,本部分以资产负债结构、成本收益管理、流动性安全与核心竞争力为视角,以2023和2024年度审计报告为载体,研究分析了消金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成果①。
资产结构与业务收益。受益于国家消费激励政策,消金公司通过金融科技、大数据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助力消费信贷业务强劲发展。如图1所示,截至2024年末,消金公司的总资产达10302.5亿元,同比增加1053.65亿元,增幅为11.39%。其中,消费贷款余额达10197.07亿元,同比增加1210.46亿元,增幅为13.47%。存放同业余额为353.81亿元,同比下降112.84亿元,降幅24.18%。可以看出,消费贷款业务在消金公司资产份额中占有绝对优势,是消金公司的主要收益来源。
如图2所示,2024年,消金公司的消费贷款业务总收入为1218亿元,同比增长6.9%。与消费贷款余额增速相比,低6.57个百分点,使得信贷资产的平均收益率为12.7%,同比下降215个基点,较监管规定的24%上限低1130个基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逐渐成熟的数字风控技术,增加了消金公司的资金来源,降低了负债成本和风控成本,也打开了消费贷款的降息空间,消费贷款的综合利费水平降幅明显,消费金融服务的普惠性显著上升。
负债结构与融资成本。依照《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规定,消金公司可通过吸收股东存款、同业借款和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如图3所示,截至2024年末,消金公司的负债总额为9151.27亿元,同比增加939.11亿元,增幅为11.44%。其中,同业借款余额为7235.08亿元,同比增加868.48亿元,增幅为13.64%,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79.02%;吸收股东存款余额为866.85亿元,同比增加209.59亿元,增幅为31.89%,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9.47%,同比上升1.47个百分点;发行债券融资余额为971.42亿元,同比下降14.58亿元,降幅为1.49%,占负债总额的比重为10.7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同业借款是消金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加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是扩大资金来源的重要举措。
受降准降息政策影响,2024年度消金公司平均融资成本同比下降54个基点,已进入3%之内,达到2.94%。其中,同业借款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与平均融资成本基本持平,同比下降40个基点。债券融资是消金公司的另一重要融资渠道,具有期限长、成本低的优势,为消金公司自主管理融资期限与成本提供了便利。2024年,消金公司债券融资的平均成本为3.21%,同比下降114个基点;依据东方财富(Chioce)数据,全年在银行间市场发行金融债539亿元,票面加权利率为2.32%,显示出较强的资金价格竞争优势。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降低资金利率的同时增加了金融市场资金供给,增加了消金公司主动管理融资期限结构与利率结构的自由度,有利于改善负债结构并降低融资成本。
业务成本收益与盈利能力。根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消金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33.47亿元,同比增加68.15亿元,增幅为7.88%(见图4)。其中,消费贷款业务息费净收入为923.26亿元,同比增加64.65亿元,增幅为7.53%。消费贷款业务的息费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8.91%,同比仅下降0.32个百分点,消费贷款业务的收益贡献保持稳定,成长潜力较好。
消费金融具有消费、金融、数据与科技等商业与技术属性,消费贷款客户具有收入低、资信弱、职业不稳定等经济与诚信困境,较银行客户更加下沉,属于高风险金融服务领域。因此,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是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客观需要,消费金融的利率水平由最初的高企逐渐回归到合理区间,消费金融服务逐渐回归普惠属性本源,高质量服务使得效益性与成长性显著增强。如图4所示,2024年,消金公司实现净利润125.82亿元,同比增加15.32亿元,增幅为13.86%,平均资产利润率(ROA)达到1.41%,平均净资产利润率(ROE)达到12.66%。与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同期银行业整体ROA(0.63%)和ROE(8.1%)水平相比,消金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潜力有较大优势。
风险控制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消金公司应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探索出了较为有效的客户资信识别、评价、变现与管理模式,不断提升风险承担能力,促进消费金融生态可持续发展。2024年,消金公司继续加大信贷资产质量管控力度,总体贷款逾期率为3.69%,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消金公司汇聚财务资源夯实风险抵补能力,图5是消金公司的贷款损失准备变动情况,全年计提贷款损失准备564.68亿元,同比增幅为5.63%,占其营业收入的60.57%,为加速不良贷款的核销处置备足财务资源,年末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超出其M3+逾期贷款余额2倍之多,风险缓释举措保障了消金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探索面向长尾客群的风控能力建设是消费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消金公司不断提升风控资源储备,增强主动风控意识,超额计提消费贷款预期性信用损失,审慎管理高风险资产,加快不良贷款转化处置速度,逐步实现了对资产质量的有效控制,提升了消费贷款业务发展的质量和稳健程度,探索出“场景—授信—消费”专业服务链的良性循环路径,为中低收入群体获得普惠金融服务提供支撑。2024年,超过营业收入60%的支出用于预期信用损失,表明消金公司对长尾客户风险的充分预估,积极防范化解小额高频客户风险冲击可能带来的发展阻力,提升了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承担能力和消费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流动性管理与融资能力。消费金融是典型的小额、分散、瞬时的信用借贷,消费者分期归还借款本息。因此,从资产结构看,消费贷款久期较短,随贷款规模上升使得每月回款现金流增加,资产流动性较好。以样本消金公司为例,如不考虑贷款损失准备因素影响,分期信贷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超过95%,现金回流速度超过非分期贷款,属于流动性较强的信贷资产。
从负债结构看,消金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有同业借款、吸收股东存款和发行金融债券。依据2024年度审计报告,同业借款是消金公司第一资金来源渠道,其次是发行债券,再次是依托股东资源优势兼有吸收股东存款。负债的期限结构虽然较短,但需一次性归还本金,由此产生的短期偿付能力是影响流动性安全的主要因素。
根据消金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特征,可以推测其流动性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均处于安全区间。消费贷款较强的流动性属性,逐渐获得了同业市场的认可与支持,融资能力不断提升。一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始将消金公司借款作为重要的资金运用渠道,有效缓解了消金公司的融资约束。二是股东的支持进一步增强,依托股东资金优势,消金公司的流动性安全会进一步提升。三是消金公司的主体信用获得市场投资者的认可,债券融资能力为流动性管理拓展更大空间。
核心竞争力与高质量发展。以信息技术和大数据风控为核心竞争力,依托消费场景与移动App将客户资信变现并提振消费,在面向长尾客户普惠金融服务中,消金公司探索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据平台信息,截至2024年末,消金公司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200件,发明专利获授数量超过700件,仍有超过2300件发明专利处于审核状态,详见图6。消金公司不断加大信息技术研发创新与大数据风控能力建设,为科学管理长尾客户信用变现和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内生动力。
从发明专利结构来看,主要分布于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图像语音识别、金融管理与监督等方面,既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又有高价值智能金融服务,较好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信变现受阻和消费升级受限等难题,成为普惠金融服务的重要供给机构。
2023年,消金公司向超过3.7亿人次提供消费金融服务②,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彰显出信息技术与大数据风控对客户流量的强大吞吐能力和深度解析能力,在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用款需求的同时,持续提升消金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并促进高质量发展。
客户服务呈线上趋势。消金公司在信息技术研发应用方面持续加大投入,推动消费信贷产品与客户服务上线运行。一是App成为消金公司与客户互动的重要窗口,通过积分优惠等活动,向客户提供更多的线上用款福利和商品促销信息,以此扩大线上客户覆盖范围和消费能力。二是通过官网、App等互联网渠道展示信贷产品信息,向客户提供7×24小时无间隙用款服务,便利客户随时申请。三是依据征信及专业数据信息远程完成贷款“三查”,提高了对长尾客群开展消费贷款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风控规则与模型功能逐步优化。高风险是消费金融的天然属性。既要守好风险底线,又要防止客户下沉可能导致的过度信用透支,消金公司为此建立了行业领先的技术解决方案。以云计算、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算法算力赋能风控技术与统计模型的迭代升级,使得风控规则与模型功能的场景适应性逐步优化,维度参数日渐丰富,在智能化的风控管理体系中展现出风控和竞争优势,为消金公司有效识别长尾客群奠定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风险承担与盈利能力持续上升。受资金成本和风控成本约束,消费贷款的综合费率曾超出监管要求。近年来,消金公司不断增强合规意识,加大风控模型研发投入,风控成本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消费贷款的综合费率逐渐进入合理区间,甚至有消金公司在综合费率低于10%的情况下,仍有较好的ROA和ROE表现,以风控成本规模效应促进盈利能力提升取得了较好实践效果。此外,消金公司持续强化贷款损失准备与不良贷款核销管理,2024年核销不良贷款近600亿元,占上年末贷款余额的6.6%,资产负债表的风险承担能力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金融科技驱动高质量发展。消金公司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创新建立了消费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的资信评估体系与客户服务体系,为长尾客户实现跨期流动性最优、获得普惠金融服务提供了优选方案。同时,运用大数据和金融科技对长尾客户资信变现能力与流动性安全进行远程实时管理,将消金公司的风险偏好解析为客户的信用行为,使风控能力与信用消费需求相匹配,不断改善以金融科技驱动发展的经营模式,形成了众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果,奠定了消金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架构。
消费信贷产品趋向标准化。为了适应不同群体的选择与使用,消金公司持续加大信贷产品研发创新,以消费场景和客群特征为基础,逐步建立并发布了标准化的消费信贷产品。例如,安逸花、好期贷、信用付、邮你贷等消费信贷产品,因其便捷灵活的申请、支付与还款功能而受到消费者选用。消费金融是充满生命力的服务领域,随着消费信贷市场持续规范与创新发展,消金公司会向市场推出更多高效安全的消费信贷产品,成为生活消费支付工具,服务城乡居民日常消费。
消费激励政策对消费金融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连续三年就扩大内需、提振消费作出安排部署。一是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二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三是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针对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等扩大消费的具体措施连续出台,为增强消费能力、带动消费升级、提升消费品质、创新消费场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努力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随着一系列激励消费政策的推出与实施,巨大消费需求背后是巨额的消费资金需求,消费金融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一是继续改善城乡居民流动性约束,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有机会为更多消费者提供流动性选择;二是加大消费领域的延伸拓展,加速消费场景创新,可以为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提供更多试验场;三是新型化、品质化、结构化的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折射出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金融服务需求,为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和优化消费金融供给奠定了市场基础。
财政货币政策对消费金融的影响。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
从财政政策来看,一是国家提高了对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二是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扩大“以旧换新、购新补贴”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更好发挥消费在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拉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三是运用财政补贴、贷款贴息等政策工具,对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直接增收和间接补贴两个途径,扩大城乡居民消费总量,消费金融服务需求随之上升,有利于消金公司创新产品、拓展市场和增加供给,实现经营管理规模效应。
从货币政策来看,降准降息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常规操作,可以增加信贷资金并降低贷款利率。一是降准释放的流动性,能够缓解消费金融公司的融资约束,增加资金来源。二是政策利率下降有利于消费金融公司降低同业借款和债券融资成本,带动消费贷款的综合利费水平下降。三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改善市场预期,促进消费与投资需求上升,消费金融可以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意愿。
政策利好给消费金融行业带来的发展空间。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支付能力,提升城乡居民支付能力可以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随着国家消费激励政策迭代效应显现,在提升城乡居民支付能力、满足消费意愿、提振消费转型升级等方面,消费金融行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是创新消费场景,运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在消费者与商超之间建立产品信息共享渠道,为有购买意愿客户提供信用支付。二是壮大新型消费,在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中,创新消费金融服务模式,通过改进信用支付方式,破解传统金融的消费抑制难题,增加互联网消费金融供给。三是主动融入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创新应用数字风控技术,精准评估客户资信,调整信用额度、期限与定价,改善信用消费约束,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普惠金融服务。
为针对性解决制约消费的突出矛盾问题,国家连续出台消费激励政策,消金公司应发挥金融科技、数字风控、流量转化与场景创新等优势,为扩大需求、提振消费不断增加消费信贷供给。
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促进消费增长。互联网消费金融是法治时代下的金融创新,是金融科技背景下的消费链接,需要实现“法律+科技”的“双轮驱动”治理(程雪军,2022)。金融科技的应用将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推动消费金融行业走向科技赋能时代(孙磊,2022)。为提振消费、释放消费潜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消金公司应继续加大金融科技研发投入,将人工智能(AI)、大模型等工具嵌入贷款流程,创新消费信贷产品,增加消费贷款供给,改善线上消费的客户体验,持续满足城乡居民信用消费意愿,以高质量消费金融服务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
以数字技术深耕消费场景,拓展线上消费金融服务领域。数字技术是粤港澳消费金融市场发展的新动能,可以从消费金融市场的效率、结构、规模等方面提升赋能强度(李礼,2022)。消金公司拥有数据处理、信息传输、图像语音识别、金融管理与监督等金融科技发明专利和应用环境,具有向消费金融仍未触达的客群领域延伸的技术基础,针对传统金融服务壁垒较多的餐饮娱乐、医护康养、交通购物、商旅文体等“小额、分散、高频”生活场景领域,优化线上消费金融服务功能,丰富产品供给,使更多的城乡居民能够获得普惠金融服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构建数字化信用风险评估体系,以有效风控能力满足消费需求。数字化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个人消费贷款逾期率,即抑制消费贷款信用违约风险,主要通过数据支撑和技术支持的双重作用机制发挥对信用违约风险的管控能力(刘柏等,2023)。随着消费场景创新与消费品质升级,跨场景用信、多层级消费、收入波动等复杂行为会增加客户流动性管理难度,消金公司应建立有效的数字化客户资信评估体系,以精准的客户画像识别客户现金流特征、还款能力和信用压力等,逐步改变传统“量入为出”的消费理念,在用信行为、信用杠杆、跨期支付等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消费建议,做好长尾客户的风险防控,特别要加强对暂处于收入低谷期的年轻消费群体跨期偏好的有效控制,防止过度用信导致风险失控。
消费金融数字化发展能有效解决诸多居民因征信不足、收入水平较低以及居住地金融基础设施水平较弱等带来的消费金融服务能力不足难题,消费金融数字化科技程度的提升将有助于更好地满足普惠金融客群的融资需求(孙磊,2022)。消金公司运用信息科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赋能客户资信评估,探索可持续的消费金融发展生态,为长期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保障。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消费金融客户相对下沉,为充分识别客户风险,需广泛获取客户信息、深度解析客户资信状况,由此个人信息保护与消费金融服务相伴而生。消费金融以场景和金融科技为基础,收集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点击浏览、客商交易、留言评价等信息,运用人工智能和生物识别技术,能够精准识别消费者行为。消金公司应坚守科技向善服务理念,依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坚决抵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谋利行为,与业务合作机构共同改善消费金融市场环境,为促进放心消费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准确识别消费者真实的消费动机与消费意愿也是消费金融机构不可回避的发展难题,由此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引发群体性信用违约,甚至出现信贷杠杆过高而陷入借贷困境。可以有条件吸收域外发达经济体的个人破产制度经验,建立个人破产制度,逐步完善因创业、失业、生病等问题而导致的消费者违约上升的社会保障设施(程雪军,2022)。消金公司应探索客户违约救援机制,与保险机构合作或建立客户违约救援基金等,积极应对可能面临的借贷违约极端情况,以降低社会风险。同时,消费金融机构应强化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提高普通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与法治意识,在消费金融服务、个人信息保护与业务风险控制等方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消费金融服务守法合规发展。
做好消费激励政策的落地衔接,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的消费服务专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国家相关部门持续迭代升级消费激励政策,消金公司应积极研究分析每项政策的切入点,借助自身金融科技研发应用优势,创新建立消费激励政策与消费金融服务的落地衔接机制。针对丰富多样的大众消费需求和消费场景,细分客群特质,精准识别客户消费行为,建立系统化、专业化、特色化的消费服务专案,放大消费激励政策的杠杆效应,使消费者享受更多的消费政策红利,提升消费能力、层级与意愿。
完善审计报告等信息披露内容,助推消费金融提振消费。消费金融服务模式与传统金融服务相比,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消费场景、客群流量、生物识别、数字风控等竞业壁垒,极易形成信息孤岛。外部审计机构应运用数字技术与AI审计工具,不断完善审计报告信息,强化合规运营的信息披露约束。一方面,外部审计机构应对资本水平、风险溢价、数据流量等方面的产品服务效率进行审核确认,充分揭示技术与数据背后的业务逻辑(风控能力)与运营质量(盈利能力),为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经验。另一方面,消费金融机构应积极公开披露审计报告等信息,充分公开技术攻关、大数据风控、流量转化等基础能力的投入产出与驱动效应,主动接受监管及社会监督,以创新理念和科技向善打造放心消费环境,使消费金融成为提振消费的信用工具。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经典理论认为,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构成了社会总产品的循环过程,其中消费是实现价值增值的最终手段。现代宏观经济理论认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增进社会福利的重要路径,是畅通经济循环的必要保障。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既是发展的目标,也是发展的动力。提振消费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新需求的不懈动力。
根据国家提振消费政策和财政货币政策导向,消费金融公司应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积极创新融合消费场景、大模型与AI技术,建立符合大众消费偏好的消费金融服务模式,改善普惠金融服务质量,高效链接资金端与资产端,面向消费者持续增加消费信贷供给,助力消费转型升级。同时,围绕消费贷款的风控能力建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加大对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用、医、学、养、美、旅”等小额高频日常生活场景的服务延伸与消费支持力度,将消费金融服务升级为标准化的信用支付工具,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并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注①如无特殊说明,文中数据来源于所选取消金公司公布的2023、2024年度审计报告,经手工收集整理后,得出消金公司汇总数据,各类比例数据依据消金公司汇总数据计算得出。
②来源于《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4)》统计的消费金融服务的客户人次。
[1]赵素芳,赵学军.“双循环”下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升级:机理、现状与路径[J].经济体制改革,2022(4):28-34.
[2]程雪军.金融科技背景下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综述:基本理论框架[J].兰州学刊,2023(5):56-74.
[4]李礼.数字技术进步驱动区域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研究——基于金融地理学的视角[J].湖南社会科学,2022(2):44-51.
[5]刘柏,郭书妍,潘梦梦.数字化与消费金融信用违约风险[J].管理科学,2023(6):33-44.
作者:孙青志 刘锡良 许坤,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其中刘锡良系该院名誉院长、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